谈谈格力电器的感受 最近大家对 格力电器 关注颇多,自己也有些思考,再此记录下来,以后做个印证,也可做个谈资。特别声明:最近没有看过 格力 ...

谈谈格力电器的感受 最近大家对 格力电器 关注颇多,自己也有些思考,再此记录下来,以后做个印证,也可做个谈资。特别声明:最近没有看过 格力 ...

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股海小袁哥,(https://xueqiu.com/5161163180/158871512)

最近大家对格力电器关注颇多,自己也有些思考,再此记录下来,以后做个印证,也可做个谈资。

特别声明:最近没有看过格力的股价,没有看过格力的各种报告,仅凭日常感觉及肤浅认识,谈谈自己的看法,仅供参考。

格力作为民族空调品牌的旗帜,作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梯队,本文无任何对格力的恶意及冒犯,真诚祝愿格力越来越好。

格力最近几年的新闻比较多,而且都引起了全国性的讨论与关注:

1、董大姐与雷总的十亿赌局,不管是笑谈还是认真的,总之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当然期限早已过去,结果未知,也没有关注。大佬的人生与众不同,大佬的世界不是我等小民能够理解的。也罢也罢。

2、格力的多元化,以前格力是做的空调的,是所有都知道的。格力就是空调,空调就是格力。格力电器掌握核心科技——讲了多少年的广告语,现在变成了到董mz的店,有巴拉巴拉……,总之罢,好多好多……

现在的格力,各种小家电,这也可以理解,扩展业务面,形成协同,形成生态(毕竟现在家电都是这个思路,美的、海尔、苏泊尔、九阳等等)。

但是格力去做手机,而且牛吹的很大,最后惨淡收场,现在格力手机应该都成了限量版,再无以后了,不知道NNN多年以后,某位大牛写中国手机发展史的时候,会不会提一提格力做的手机呢?也许会也许不会,但注定是个负面代表,是个反面典型无疑。

格力投资的银龙汽车,结果也是一地鸡毛,不知道现在咋样了,热点过后终归沉寂,不知道会给两家企业造成多的影响,何时才能消除。

3、格力与奥克斯空调的隔空对骂。

中国有个传统,文人相轻,同行互骂。格力一直以一种空调正统示人,给人的感觉就是我才是最好的,其他都是那啥(你们自己想吧)。格力鄙视美的多少年,这次又以这种方式控诉奥克斯,引起中国空调界一场公案,最后是咋结束的,没听说、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了。估计是各打八十打板,各回各家,各找各妈。

说实话,我们家没有格力的电器,也没有买过格力的产品,虽然崇拜格力大半生,但是为企业采购过格力的空调,分体机,多联机、家用中央空调等。家离格力郑州工厂10公里以内,也看见过格力发货的大车,也见过格力人员下班的场景。

大家都知道再此以前,冰箱是海尔、新飞、空调是格力,美的都是跑龙套的。海尔是中国白电的老大,张瑞敏总的各种语录、各种书籍,各个节目等等频频出镜。现在海尔的各种声音越来越小,犹如老态龙钟的老人步入暮年。当年属于边缘的小弟美的确实越发高调,表现不俗。

前几年装修买了一台海尔的滚筒洗衣机,用了三个月,烂缸,期间多次出现下水管堵死,需要手动排水,整个阳台水漫金山。当然了海尔的售后还是很好的,或退或换,都可以,最后选择了退货。后来买已买小天鹅(美的)洗衣机,用了几年了,表现不错,没有出现这些毛病。就是安装的时候,小哥硬生生的给自己弄了个小创收(海尔的安装想办法弄了,美的的安装非要加个管,收个管钱,虽然钱不多,但是很不舒服。你还别说海尔的排水不畅是不是跟这个管有关系呢,如果真实这样的,那真实冤枉了小哥)

再说空调,客厅3P空调是海尔的,没啥问题。冰箱是海尔的,现在灯有时亮,有时不亮,也没有大毛病,也米有找售后,看情况如果还不行就找售后解决吧。两台2p卧室空调美的的,还好没啥毛病。

以上这是作为消费者接触的这家企业的心得,絮絮叨叨啰里啰嗦。想表达什么呢?海尔、格力的好品质也不是像宣传的那样完美,美的低端产品也不是那么不堪。

美的这么多年不断多元化,最终形成了他的生态布局,产品线的布局也很成功。市场估值就是一个很好的回应。美的给人的印象就是踏踏实实不停的干,不争论、不解释。沿着自己的目标蒙着头往前走,当然美的对中国市场的理解也是非常到位,不然也完不成现在的规模。

格力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优越N年的优等生,突然发现被一个倒数的差生赶上并超越了,心理产生了不平衡。想尽办法要找回自己的位置,面子。做出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,可劲折腾,让人大跌眼镜,结果往往是越折腾,越不行,越不行越折腾。农村有一句说得好“穷折腾,穷折腾”,感觉现在的格力就是真实的写照。

最后在谈谈董大姐

董大姐作为中国商业的风云人物,的的确确尤其过人之处,她为格力的发展做出巨大功绩不可抹杀。老话说“成也萧何败萧何”,董大姐对未来格力发展的负面及阻滞也越来越无法回避。

1、但凡做大事者,以选定接班人为要。如果某天突然董大姐无法执掌格力或者不在执掌格力,谁能领导格力,谁来领导格力,当然了中国估计80%的企业都存在接班人的问题,这条的确有些苛责董大姐,但是这是不是格力需要解决的问题呢?当然董大姐再干个十年二十年应该不成问题,或者这还没有成为她的议题也未可知,或者接班人已选定,只是秘而不宣也有可能。

2、董大姐的强势风格(各种视频可见一般,估计各位都应该领教过,哪个单位没有几位董大姐呢?)可以想像格力的员工的生存状态。应该没有人敢提意见,或者有人愿意提意见。在下现在就是如此,领导说啥就是啥,不争不吵好宝宝,碰到问题少说话,少提少扯少挨骂。但是哪个企业没有问题,哪个企业没有弊端,一个强势的领导,不会有一个人人敢说的环境,一个人人都不敢说话的企业,结果会怎样,例子还少吗?结局不是已经注定了吗,只是时间问题。

(我没有去过格力,没有接触过格力的员工,全评个人想象、推断,如有真实了解情况的大咖或格力人员,欢迎纠偏,欢迎吐槽,欢迎打脸)

3、这几年格力一直在努力,一直在尝试各种可能,比如做手机,做汽车,多元化等等。但是越着急越容易犯错。穷的时候犯错没有关系,成本小,影响小,关键是有钱的时候犯错,成本太高,影响太大,伤筋动骨,对于企业来讲是致命的,也将错过关键的发展期,窗口期。

4、现在的格力必须接受现在的现实,被超越,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。少些哗众取宠、少些上蹿下跳,重拾理工男的踏实,沉下心来,踏实干。避免穷折腾。

相关推荐